「Cyanophora」修訂間的差異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[[文件:Cyanophora.jpg|無|縮略圖| | [[文件:Cyanophora.jpg|無|縮略圖|494x494px]] | ||
'''灰胞藻門 Glaucophyta''' | '''灰胞藻門 Glaucophyta''' | ||
第8行: | 第8行: | ||
'''灰胞藻科 Glaucocystaceae''' | '''灰胞藻科 Glaucocystaceae''' | ||
''' | '''藍載藻屬 Cyanophora Korshikov, 1924''' | ||
'''描述:''' | '''描述:'''藻體單細胞,瓜子形,沒有細胞壁,細胞前端有兩條不等長鞭毛,從細胞頂端一側的凹入處伸出;一條向前,而另一條向後,能運動;內有一對橢圓形酷似藍藻、中央緻密的“藍色小體”,是16億年前共生形成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,其演化與綠藻和陸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密切相關,是高等植物葉綠體的原始形態,也是原核藍藻向真核綠藻,紅藻和高等植物過渡的中間階段,這個種的藻類常被作為研究葉綠體內共生起源的模型生物。是研究藻類或植物起源和進化的“活化石”,非常罕見,迄今除臺灣外,中國大陸尚未見報道。 |
於 2023年11月3日 (五) 07:11 的修訂
灰胞藻門 Glaucophyta
灰胞藻綱 Glaucophyceae
灰胞藻目 Glaucocystales
灰胞藻科 Glaucocystaceae
藍載藻屬 Cyanophora Korshikov, 1924
描述:藻體單細胞,瓜子形,沒有細胞壁,細胞前端有兩條不等長鞭毛,從細胞頂端一側的凹入處伸出;一條向前,而另一條向後,能運動;內有一對橢圓形酷似藍藻、中央緻密的“藍色小體”,是16億年前共生形成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,其演化與綠藻和陸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密切相關,是高等植物葉綠體的原始形態,也是原核藍藻向真核綠藻,紅藻和高等植物過渡的中間階段,這個種的藻類常被作為研究葉綠體內共生起源的模型生物。是研究藻類或植物起源和進化的“活化石”,非常罕見,迄今除臺灣外,中國大陸尚未見報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