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Dichotomococcus」修訂間的差異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第8行: | 第8行: | ||
'''葡萄藻科 Botryococcaceae''' | '''葡萄藻科 Botryococcaceae''' | ||
'''叉球藻屬Dichotomococcus''' | '''叉球藻屬Dichotomococcus Korschikoff, 1928''' | ||
''' 描述:'''藻體細胞基部圓潤、頂端尖細,呈角狀圓錐體,同時每兩個爲一組,其基部通過母細胞壁的殘體連在一起,形成一個穩定的V形結構,每個V形結構之間又通過無色粘液鞘,形成一束散射狀酷煙花燃放效果的分枝藻體形態。這種藻類世界上比較罕見,自1928年Korschikoff首次發現並以(Notes on some new or little known Protococcales)爲題發表後,僅日本(2001年)、澳門(2001年)、西班牙(2009年)再次被被偶而看到,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珍稀藻類植物品種。在分類上,這個屬1960年曾被Foti & Komárek放到黃藻門的黃藻綱(Xanthophyceae)中,1978年Hindák又根據葉綠素b的存在將它放回到綠藻門的綠藻綱(Chlorophyceae)中;2003年Ott & Oldham-Ott又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,將其放在綠藻門的共球藻綱(Trebouxiophyceae)中;萌芽期的藻類分類學研究,一波三折是常態,屢見不鮮。 | ''' 描述:'''藻體細胞基部圓潤、頂端尖細,呈角狀圓錐體,同時每兩個爲一組,其基部通過母細胞壁的殘體連在一起,形成一個穩定的V形結構,每個V形結構之間又通過無色粘液鞘,形成一束散射狀酷煙花燃放效果的分枝藻體形態。這種藻類世界上比較罕見,自1928年Korschikoff首次發現並以(Notes on some new or little known Protococcales)爲題發表後,僅日本(2001年)、澳門(2001年)、西班牙(2009年)再次被被偶而看到,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珍稀藻類植物品種。在分類上,這個屬1960年曾被Foti & Komárek放到黃藻門的黃藻綱(Xanthophyceae)中,1978年Hindák又根據葉綠素b的存在將它放回到綠藻門的綠藻綱(Chlorophyceae)中;2003年Ott & Oldham-Ott又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,將其放在綠藻門的共球藻綱(Trebouxiophyceae)中;萌芽期的藻類分類學研究,一波三折是常態,屢見不鮮。 |
於 2023年3月14日 (二) 09:22 的修訂
綠藻門Chlorophyta
共球藻綱Trebouxiophyceae
共球藻目Trebouxiales
葡萄藻科 Botryococcaceae
叉球藻屬Dichotomococcus Korschikoff, 1928
描述:藻體細胞基部圓潤、頂端尖細,呈角狀圓錐體,同時每兩個爲一組,其基部通過母細胞壁的殘體連在一起,形成一個穩定的V形結構,每個V形結構之間又通過無色粘液鞘,形成一束散射狀酷煙花燃放效果的分枝藻體形態。這種藻類世界上比較罕見,自1928年Korschikoff首次發現並以(Notes on some new or little known Protococcales)爲題發表後,僅日本(2001年)、澳門(2001年)、西班牙(2009年)再次被被偶而看到,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珍稀藻類植物品種。在分類上,這個屬1960年曾被Foti & Komárek放到黃藻門的黃藻綱(Xanthophyceae)中,1978年Hindák又根據葉綠素b的存在將它放回到綠藻門的綠藻綱(Chlorophyceae)中;2003年Ott & Oldham-Ott又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,將其放在綠藻門的共球藻綱(Trebouxiophyceae)中;萌芽期的藻類分類學研究,一波三折是常態,屢見不鮮。